首页 栏目首页 > 人才 > 正文

文山市完善医疗服务网络 让村民就医有保障

原标题:文山市完善医疗服务网络——让村民就医有保障

近年来,文山市按照“一村一室”标准实施村卫生室建设,完善县、乡、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,让村民就医得到充分保障。

完善村卫生室,


(资料图)

医疗服务“更贴心”

“大妈,你哪里不舒服,伸舌头给我看看……”近日,在平坝镇石洞门村卫生室,村医杨廷兰正用苗语和村民王大妈交流病情。今年70岁的王大妈家住大冲子村小组,每遇到身体不舒服,她都会来到当地村卫生室找苗族同胞杨医生看病,这样交流起来也很方便。王大妈说,她年纪大了,去城里看病很不方便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,还能做中医理疗、艾灸、针灸等。

“以前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差,村里看病的人很少,现在村卫生室重建后,来看病的村民越来越多,也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。”杨廷兰说。2011年,从文山州卫校毕业的杨廷兰通过招聘考试进入平坝镇卫生院,2017年3月被分配到石洞门村卫生室,她见证了基层卫生室的变迁,也因全心全意提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获得群众称赞。

石洞门村卫生室于2013年迁建,设在村委会旁,距离最远的村小组也只需30分钟路程。该村卫生室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,设有治疗室、药房、观察室、中医理疗室等,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和100多种药品,方便村民就医。

“我母亲年纪大了得了脑梗,又有高血压,有时候不方便出门就诊,杨医生就上门来给她测量血压,做康复治疗。”谈起村里就医环境的改善,大冲子村小组村民张兴友深有感触。他说,母亲于2020年9月被诊断为脑溢血,在文山市人民医院治疗近一个月,好转后才回家休养,医生叮嘱每两周就要到医院做康复治疗。杨廷兰在开展入户随访中得知情况,便定期主动上门为老人做康复治疗,提供便民服务。

“刚从医院回来时,我母亲的头都立不起来,话也说不清楚。在杨医生的帮助下,我母亲的病情现在好多了,能和大家正常交流了。” 张兴友感激地说。

石洞门村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,是文山市医疗服务改善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文山市卫健局依托“互联网+”信息平台,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便民医疗服务,受到了群众的好评。

结对帮扶,村医诊疗“更放心”

追栗街镇大兴寨行政村乡村医生张世会从医已有20余年,谈及乡村医疗变化,她深有感触。多年前,张世会还是一名电脑都不会使用的乡村医生,文山市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精准帮扶工作后,她不仅学会了开电子处方,还学会用电脑查看医疗影像。“通过培训,我的医术提高了,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。”张世会说。

近年来,文山市积极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,由乡(镇)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、人员、业务、药械、财务、绩效一体化管理,采取乡(镇)人员下沉到村级带教和坐诊等方式,示范带动乡村医生业务能力提升,筑牢市、乡、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。

标准化建设,群众就诊“更安心”

为了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,近年来,文山市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,建立由市人民医院牵头,辖区各乡(镇)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医共体总医院,对辖区各分院业务技术进行同质化管理,建立分级诊疗制度,提高各级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水平。2022年以来,文山市医共体总医院共派出对口支援技术骨干19人,累计开展教学查房117次、讲课71次,指导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项共70例,指导带教手术313台(次)。

截至目前,文山市22家市乡医疗卫生机构、108个标准村卫生室就诊信息达到互联互通。今年上半年,市域内就诊率达93.08%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76.1%。各乡(镇)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转市医院患者1184人次;市医院下转到乡镇、社区患者267人次,比上年同期上升31.52%,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,大病不出市,群众看病有保障。(文山市融媒)

关键词:

最近更新

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

Copyright © 2005-2023 创投网 - www.xunj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联系我们:39 60 29 14 2@qq.com
皖ICP备2022009963号-3